三人篮球战术教学,三人篮球战术教学视频大全
1.三人篮球战术
2.三人制篮球训练方法
3.篮球三人战术
三人篮球中主要是运用小组配合,而小组配合最见效的就是挡拆战术,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挡拆,绝对是突破防守的利器!看看当年马龙和斯托克顿两人凭借挡拆就两度打进了总决赛!
现在一些人打球做挡拆时,一般只能做到挡,而没有拆。这样,挡拆的威力基本上只发挥了3成左右。
挡拆一般是一名大个内线选手与一名外线控球优良的选手做。
挡拆的正确方法是,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采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方法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的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已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相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择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相着蓝框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
我在这说的是最基本的无球掩护。
这是一个3人之间的无球掩护。如果3人能将它运用流畅,在比赛时会占很大优势。尤其是在3
VS
3斗牛时,你会发现他们的防守形同虚设。
方法是,一名控球队员在三分线外运球,在三秒区两侧站两位进攻球员。三名防守球员一般都会是贴身的防守。这时,与控球队员同侧的内线进攻球员,绕过防守队员,跑到防另一名内线球员的球员与控球球员之间,并紧贴此防守球员。当这名进攻球员站住位置时。他身旁的另一进攻球员,去给控球队员做挡拆。下面的进攻方式就要看防守球员做改变,体会到奥妙了!
参考资料:
三人篮球战术
设立掩护规则与动作』
掩护动作要点:掩护走位最重要在于如何掩护,亦即俗称挡人技术,其须注意事项有:
1、规则不允许的动作:A、不可在移动中掩护。B、掩护时手臂不可推出。
2、掩护动作:掩护动作以双脚微弯,被撞到不会倒为原则,双手微曲手腕部位交叉置于大腿处(若置于胸前,容易发生对手冲过来时,产生自卫性的推出动作因而犯规)。
3、被掩护者动作:被掩护者有三个重要的动作观念:
A、走位前要作V字形,接近反方向的走位路线变化。
B、走位时有速度的变化,亦即以走路速度吸引对手跟随,然后以冲刺
速度摆脱对手切出。
C、切出方向是根据防守者位置而定,没有规定往那个方向切入。
『掩护种类与技术』
常见半场3对3的掩护动作分别有对持球者掩护与空手对空手掩护两种;而一般常见的空手对空手掩护概略又分有三种,分别如下:
1、向上掩护(up screen):向上掩护又称背向掩护(back screen),主要在于设立掩护者之位置在于防守者之背后称之。
向上掩护大抵是由低位向上走位然后再掩护,要领有三:
A、 设立掩护者应立于防守者单一边脚之后一小步。
B、 设立掩护者若不能达到目的时,不可移动双脚。
C、 持球被掩护者运球前进时,要与设立掩护者擦身而过。
2、向下掩护(down screen):向下掩护(down screens)大部份是2、3号球员传球给了就走后往下替低位队友掩护。如下图圆圈3号往下替圆圈5号掩护,以期圆圈5号从低位切走到高位。
3、横向掩护(cross screen):横向掩护(cross screen):大部份是4、5号球员相互在低位做掩护或者是2、3号球员在有球边走位后移到对边,然后替对边(没球边)低位队友掩护。如下图圆圈5号横向移位去替圆圈4号掩护。
『掩护走位的变化』
在小组的进攻技术与观念里,设立掩护者于做妥障碍物后,他必须有所行动,以对防守者造成某部分的伤害;由此,这设立掩护者在当为障碍物后,大略有三种方式进行:
1、掩护走位(pick-and-roll):设置掩护者做完掩护后,正常情况他应该有后续的动作,对防守者杀伤力最大的就是这种掩护后,切往篮框走位的方式,因为,一般来说,这设立掩护者切走后,若能够接获传球,由于他已经是在走往篮框路线,所以,往往都能够取得得分契机。
2、掩护隐藏(pick-and-fade):掩护后隐藏动作是,设立掩护后很快的离开设立掩护的区域,也不用做往篮框走位进攻,更不必做切往罚球线高位(high post)伺机接球攻击;而这设立掩护者最主要是,做好牵制防守者,让他一时间找不到你设立掩护者的踪影,以致产生他要做好帮忙(help)防守的心与视野皆无。
3、掩护切出(pick-and-split):设置掩护者做完掩护后,正常他应该切往篮框走位,但是,他却切往高位(high post),然后寻求接获传球;由于他已经切往高位路线,往篮框路线则是清空让队友单打,所以,和掩护后切走不同。
给了就走(give and go)是在半场3对3街球斗牛实战里非常实用的技战术。从实务探讨,有很多地方的给了就走技、战术,在传统5人篮球场里,它(给了就走)绝大部分都是在内外组合(inside-out & outside in)里搭配采用,所以,就变成只是偶一为之技术和一种观念;从这里你可以发现,在半场3对3的给了就走,有部分是取自于传统5人篮球场里传切战术(passing game),包括个人走位技巧、传球时机与要领、相关组合等。
『给了就走观念』
进攻者要学会给了就走要领,最重要的观念是,比赛里只有一个进攻者可以持球,其它四位进攻球员都是空手;因此,以此1比4高比例的空手球员不做「空手走位」,给防守方制造压力、进攻方自行寻求空档,这四个空手的进攻者是不是「玩忽职守」?以此观念推展到半场3对3也一样,当你把球传出去,传给队友之后,为什么很多人都变成「站在原地」观赏队友攻击,而没有做空手走位?
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假如你的队友是接球投篮,而你做一个空手走位跟进抢篮板球较合理,还是站在原地看对手抢篮板球较好?再另一方面,从越接近篮框命中率越高探讨,假如你的队友是运球切入,正常情况对手势必做帮忙防守,如此一来你做空手切入的跟切,然后在更「接近篮框」的位置接球攻击较好,还是,原地等着队友传球投篮比较好?还有,类似型态是,当你传出球后,站原地接球攻击较好,还是,空手走位到较靠近篮框的位置,做接球攻击较好?以上答案都是走位较好对不?所以,以后你打球,就需要多走动,不能站原地不动了!
在三人小组里有关于空手走位的技、战术技巧,占有相当重要的程度,尤其在你们球队若体力、速度很好的话,经常使用给了就走(give andgo)这观念(亦可说战术)将可以轻易克敌制胜。而一般来说,走位技巧重点在于,给了球后「空手」走位这个人,他的爆发力(严格说是体能)、脑筋应该占八成重要性。以盯人防守讨论,持球者在给了球之后的走位有二个重点:1、速度的变化。2、方向的变化。把握这「速度、方向」四个字,你将笑口常开。
『给了就走内涵』
给了就走概略有以下六种走位方式,分别如下:
1、Z字闪切(flashing):
做左、右Z字形闪切快跑接球做攻击;甲传球给丙队友后,以「走路」方式往篮框移位(没有球边:help-side),趁着对手不注意时后,往有球边(ball-side)「快跑」闪切而接丙传球攻击。
2、走后门(backdoor):
以同样动作方向不同操作则成为走后门(backdoor)战术;甲传球给丙之后,以「走路」往有球边,再趁着对手不注意「反方向」往篮框「快跑」,而接丙传球攻击。
3、前挤后退:
先做往篮框「慢走」往前挤后,趁着对手不注意,「快速后退」以得球攻击。
4、滑步(Sliding):给了球后先跨挤出一步,变成在对手身前、比对手还靠近球,然后马上改为横向滑步(sliding)要球攻击。
5、转身:给了球之后分左、右后转身(turn)以接获传球攻击。
6、慢走再快跑:利用速度变化结合方向变化接球攻击。
三人制篮球训练方法
三人篮球嘛,肯定是一个运,一个投,一个篮板,因此我们要将参赛队员锁定为你,队友1和队友2,假如你的突破就是极强的话
战术1:队友拉开,你用速度突防你的那个人,没什么说的,协防的话,是防1的,1就往篮下的弱侧走,防3的人的话,3就往喜欢投篮的点走,你就那么一分,就是一个助攻
战术2:挡,你来挡,让超准的那位同学拉开投篮,队友1保护篮板。还有拆,你可以挡完拆开,往下走,一个分球你就上篮了。
战术3:挡拆,还可以是你运球,矮个跑位,大个帮他挡人,拉出空档,投篮,这个对体力和意识要求有点高
其实,就是投篮准的话,就用前2个就行了,1个投篮准,1个突破好,就可以打不讲理篮球了,如果对方防守超好,那就还是练练整体篮球吧,Adidas兄弟攻略你可以看看,我看大多是三人战术。
篮球三人战术
3人篮球是不强调位置分工的, 所以原来的1号位基本是由2\3号位兼职的.而且3人篮球一般不打全场, 不必考虑回防问题. 具体战术要看有没有3秒违例.
如果没有3秒违例, 那样的话就直接给内线喂球, 这个是比较难看的打法, 不过如果有一方这样打, 另一方就很难防守. (PS:基本上是被虐的)
如果有3秒违例, 那样打法就稍微多一点, 如果内线有优势, 那么内线落位在罚球线外部左右的地方, 外线两名球员可以分立两侧单打, 也可以作交叉换位跑空位, 也可以和内线挡拆然后突分或者溜后门.
如果没有内线或者内线优势不明显, 那就在外线拉开打, 投篮一定要准, 否则是没法打的, 拆出空位就投, 投篮时机选择要合理.
不过总的来说, 3对3球赛中是不太强调这些战术的, 主要是用来练技术的. 打球最忌讳的就是眼看着持球人单打, 自己等着抢篮板或者什么都不做. 在3对3中, 如果有一方默契好的, 另一方就只有发球的份了. 不信你可以试试, 跑空位, 不粘球, 大家好好配合, 对方绝对没有半点机会, 位置站得太开了, 稍微一挡就有空位置可以投篮.
三人篮球是在五人篮球比赛的一半场地内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范围就是在210平方米内只有六个人纵横驰骋。没有五人篮球那样要全场奔跑反击,打快攻等体力较难承受的缺点。故而它比较适合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三人篮球在技术和战术配合等方面与五人篮球比赛没有多大的区别,你尽可以在一半的场地内学着甲级或NBA球星们的一些技术动作和配合方法。因激烈对抗中减少了四个人,所以无论是策应、掩护、突分、传切等战术配合都能给你较为自由自在的发挥空间。无论那一级别的球队,三对三斗牛总是最重要和经常进行的训练手段。所以个人技术的磨炼和配合的默契最适宜青少年进行训练来提高篮球技能。
篮球比赛中战术配合一般都是二三个人组成的,所以在三人篮球赛中都是一样的要求,由于是在半场进行,又缺了四个人,一般来说比赛中就缺少弱侧的协防队员,故而技术发挥和战术默契都有较为容易成功,青少年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最好不要分什么后卫和前锋,以提高全面技术、素养和篮球意识,有利于进一步为参加五人篮球比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好篮球的青少年朋友们,参加到TBBA比赛中来吧!它能使身心得到很好的训练,使你享受到激烈对抗的无穷乐趣,享受到配合默契的成功喜悦,享受到技术发挥的心旷神怡。多少年以后回忆起这场面时,是何等的津津有味、其乐融融啊!
为了对三人篮球进行规模规范管理和统一要求,中国篮球队协会专门制订了竞赛规则(试行)。这除与五人篮球绝大部分相同的规则,还有些特殊规定,主要有:
1、每投中一球即由对方在中线处发球(称为发球区)。发球区发球不能直接投篮和运球。
2、防守队断球或抢球篮板球处必须将球传或运出三分线处才能组织进攻,否则判违例。
3、每次投中或所有犯规、违例及界外球均对方再发球时才能组织进攻。
4、比赛的初赛和复赛不分上、下半时,全场比赛10分钟或另规定为12分钟。决赛分上、下两半时,每半时8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
5、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3次犯规,第四次要罚出场。每个队累计犯规由对方执行罚两次球。对正在作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则不追加罚球,如投不中则判给攻方一次罚球,并由攻方继续发球。
规则:
篮球规则--三人制篮球比赛规则
*篮球"三对三"竞赛规则*
除下列特殊情况外,比赛均按照最新国际篮球规则执行。
一、场地和器材
第一条
1-1 场地:半个标准的篮球场地(14×15米)或按照半场比例适当缩小(长度减少1米,宽度减少2米),地面坚实、平整。
1-2 球篮:距地面3.05米的球篮提供给男女成年组和男子初中(含初中)以上青年组,距地面2.8米的球篮提供给男子小学组、女子初中和小学组。
1-3 球: 男女成年组和男女初中(含初中)以上青年组可使用圆周在75~78厘米、质量在567~650克的球;男女小学组可使用圆周在68~72厘米,质量在450~500克的球。
二、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第二条
2-1 裁判人员:设1~2名裁判员和1名记录员。
2-2 服装:裁判员与记录员要着装一致,但其颜色、款式应区别于运动员。
2-3 权利:比赛设1名裁判员时,他是比赛中唯一的执法宣判人员
比赛设2名裁判员(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时,两名裁判员对场上违反规则的行为都有权作出宣判,如发生矛盾,主裁判员是终决人员,并负责在记录表上签字。副裁判员兼管记20秒违例。
2-4 记录员职责:记录员兼管计时、记分。记录两队累积的分数(包括投篮和罚球的得分)、全队及个人犯规次数、以及比赛时间并按照规则要求宣布比赛进行的时间和比分。
三、规则
第三条
3-1 运动员人数:比赛双方可报名4~5人,上场队员为三人。
3-2 比赛时间:
3-2-1 初赛、复赛不分上下半时,全场比赛时间为10分钟(组织者可根据参赛队数多少修订时间为12或15分钟)。比赛进行到5分钟和9分钟时,,记录员各宣布一次时间。如果只有10分钟比赛时间,则双方队都不得暂停(遇有队员受伤,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1分钟)。如比赛安排为12或15分钟,则分别允许请求一次或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
3-2-2 决赛分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8分钟,上半时与下半时之间休息3分钟。
3-2-3 比赛中除在罚球、暂停、球员受伤及比赛结束等情况下停止计时表外,其余情况均不停表。
第四条
4-1 比赛开始: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发球权,然后在发球区掷界外球开始比赛。
决赛阶段,上半时获发球权的队,下半时不再获发球权,由对方队在发球区掷界外球开始比赛。
4-2 发球区:中圈不在场地中的半圆叫做发球区,发球区的地面(包括线)算界外。
4-3 发球:在发球区掷界外球算做发球。
第五条
5-1 攻守转换:
5-1-1 每次投篮命中后,都由对方发球。
5-1-2 所有交换发球权的情况(如违例、界外球及投篮命中后),均为死球,在发球区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所有不交换发球权的情况(如不执行罚球的犯规),则在就近的三分线外发球。在这种情况下,发球前,必须由裁判员递交球。
5-1-3 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将球运(传)出三分线外(持球队员必须双脚踏在三分线外),才可以组织进攻,否则判进攻违例。
5-1-4 争球时,在罚球圈跳球,任何一方得球都必须将球运(传)出三分线(持球队员必须双脚踏在三分线外),才可以组织进攻,否则判进攻违例。跳球中得意外投中无效,重新跳球。
凡因涉及5-1-3和5-1-4中出现的违例,裁判员的手势为:两手前臂交叉于脸前,以示违例,交换发球权。(这个手势跟换人手势一样,我的绘画技术不行,就不画了,原文有这个手势的图示。HKMJ注)。
第六条
6-1 20秒规则:24秒规则改为20秒
6-2 犯规法则:
6-2-1 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三次犯规,第四次犯规罚出场。
6-2-2 任何队员被判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则取消该队比赛资格。
6-2-3 每个队累记犯规达5次后,该队的第六次以后的侵人犯规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前5次犯规中,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对方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不追加罚球,由守方发球继续比赛;如投篮不中,则判给攻方被侵犯的队员1次罚球,如罚中得1分,并由攻方继续掷界外球,如罚不中,仍由攻方掷界外球。
6-2-4 在使用小篮架的比赛中,不允许队员出现扣篮动作,也不允许队员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悬挂于篮圈或篮架上,否则,可被判罚离场并不能再被替换上场,且该队失去球权。
第七条
7-1 替换:只能在比赛计时钟停止的情况下替换,被换下的队员不能再被替换上场(场上队员不足3人时除外)。
第八条
8-1 得分相等和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方。初赛及复赛阶段,比赛时间终了,如得分相等,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在决赛阶段,比赛时间终了,如得分相等,则增加3分钟决胜期,发球权仍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如果决胜期得分仍相等,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第九条
9-1 队长:比赛中,队长是场上唯一发言人。
9-2 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三角进攻由一个1-2-2站位开始,其中每个队员的间距为15英尺(约4.5米)。这个距离可以拉空对方的防守,而且防止包夹的出现,同时有利于简洁的传球从而减少被对方抢断的危险。
这里有很多种组成进攻三角的方式
既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里侧切入到底角
也可以由控球后卫(1)将球传给小前锋(3),然后从外侧切入到底角
三角进攻同样允许后卫占据低位。那样又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组成进攻三角。例如:控球后卫将球传给小前锋,然后中锋(5)拉出到底角,让攻击后卫移动到低位。
还有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运球获得进攻三角,就像下图控球后卫运球到小前锋的位置,而小前锋移动到底角,这样他们就和中锋组成了一个进攻三角
二、运转三角进攻:
一旦进攻三角得以建立(我们以控球后卫切入到底角为例),那么一条由球(小前锋)、进攻轴心(中锋)和篮筐组成的“战线”就形成了。这样就使防守中锋的对方队员,必须待在篮筐与中锋之间。只要那条“战线”存在他就无法离开。
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人们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将球传入内线低位的通道就此打开,小前锋可以轻松的将球传入内线或者说“喂”给中锋。
请看下面的两副战术图。中锋的防守者为了防止球进入内线或者传给中锋,他就必须站在中锋得同侧或者实行绕前。如果他绕前,那他就丢掉了他在篮筐和中锋之间的位置,是中锋获得了通过高调球。
或者同侧的快速传球直接面对篮框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要展示三角进攻中进攻发起的传球和选择的重要性,估计我们将会在战术板上演练一整天。与其他一些进攻战术相比,三角进攻拥有数不清的将球传入“三角点(进攻轴心)”的方法。所以,要想防守或者破坏三角进攻将是非常困难的。
恰当的位置间距使低位拿球的机会大增,并且创造出一对一的机会。同样,三角进攻中的任何一个球员都可以帮助队友得到空位出手的机会。
下面是低位接球后的其他进攻选择:
1、低位挡拆:
当小前锋将球传给内线,就去为控球后卫作掩护,让他获得直接接中锋回传的机会。
2、移动掩护:
小前锋将球传入内线后,就移动到另一侧为大前锋(4)作掩护让他有机会摆脱防守队员。而这时控球后卫则可以寻找底线突破的后门。
3、球传到底角:
这种选择从小前锋将球传到底角的控球后卫开始,球传出之后小前锋利用中锋的掩护切入,如果有机会控球后卫就可以从后面将球传入。
如果小前锋没能甩开防守,那么控球后卫就可以利用中锋的掩护直接运球上篮。
三、在三角进攻中弱侧也有大量的进攻机会。
1、高调后门:
如果中锋没有接球的机会,大前锋就可以快速向有球一侧移动,如果对方防守队员为防止接球移动到球与大前锋之间,那么大前锋就可以通过变向,转而向篮下移动,然后接高调球上篮得分。
2、夹角位置:
另一种进攻选择是将球回传给攻击后卫,然后将球传到夹角位置也就是弱侧的肘部(罚球弧与罚球线的结合部)。这种战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攻击后卫利用大前锋的掩护切入;另一种是控球后卫利用中锋和小前锋的双人掩护移动到夹角位置,然后接攻击后卫的传球,获得空位出手。
3、掩护突破:
这就是攻击后卫依靠大前锋的掩护运球切入篮下
4、攻击后卫的后门:
当攻击后卫接球路线被阻断,大前锋迅速移动去接小前锋的传球,另一边攻击后卫就可以得到直接上篮的“后门”机会,当然大前锋的传球质量非常重要。
三角战术于Phil Jackson在1995所出版的「公牛王朝」书籍里界定的原则为:
一、持球员必需要切入、传球、投篮等三种威胁来突破防守。
二、攻势必需涵盖整个半场。
三、进攻要有空间(space)原则。
四、攻势应确定球员与球是同一目标(寻求空档或攻篮)迈进。
五、每次投篮,其它球员应有进攻篮板、预防快攻的妥善布阵。
六、每次传导球的准备攻击,都会制造防守方无法兼顾的空档。
七、攻势应针对球员特性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