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冠军陈中_奥运会冠军陈中华简介
1.有哪些中国国家跆拳道队队员在奥运会上获得过奖牌?
2.2008奥运会上裁判为什么改判陈中输?
3.中国跆拳道健儿历届奥运会,共取得了多少块金牌。
4.求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陈中老公的资料?
5.有没有陈忠和李姗训练时的小故事啊?
1、陈中
陈中,1982年11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中国跆拳道运动员 。1997年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2000年陈中参加亚锦赛夺得女子72公斤以上级冠军;同年9月30日,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女子6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获的金牌;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女子72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对阵巴维雷尔,最终卫冕该项目金牌成功。
2、吴静钰
吴静钰,1987年7月13日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国女子跆拳道队运动员 。2006年,吴静钰夺得了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跆拳道金牌;2017年9月,吴静钰荣获“最多跆拳道女子金牌(轻量级选手)”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3、侯玉琢
侯玉琢,女,跆拳道运动员,毕业于中北大学。第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决赛,侯玉琢夺得冠军。 由于全运会的出色表现,侯玉琢作为一名新人入选了国家队,并首次获得了参加2009年世锦赛的机会,并成为女子57公斤级世界冠军。
4、罗微
罗微,1983年5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跆拳道运动员。1999年进入北京省队,2002年进入国家队;2003年在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了金牌罗微夺取了72公斤级世界冠军。2010年,复出参加广州亚运会,击败来自哈萨克斯坦选手叶尔格绍娃夺得跆拳道女子72公斤以下级冠军。
5、王朔
王朔,1984年3月生,解放军跆拳道队队员。1999年6月7日,在加拿大埃特蒙多举行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王朔获得女子55公斤级冠军,她是我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个跆拳道世界冠军。
百度百科-陈中
百度百科-吴静钰
百度百科-侯玉琢
百度百科-罗微
百度百科-王朔
有哪些中国国家跆拳道队队员在奥运会上获得过奖牌?
北京时间8月23日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的1/4决赛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举行,我国选手陈中以1-0险胜英国选手史蒂文森晋级四强。赛后,英国队提出上诉,他们认为英国选手的一记下劈踢到了陈中头部,应该得到两分。
裁判委员会经过观看录像回放,认为英国选手史蒂文森进攻有效,因为跆拳道比赛中击中对手头部将得到2分,因此比赛改判为英国选手2比1获胜,已经在奥运会两连冠的陈中错失实现三连冠的机会.
2008奥运会上裁判为什么改判陈中输?
有陈中、罗微、吴静钰。
2000年悉尼奥运会,陈中获得了女子67公斤以上级的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中卫冕成功,罗微摘的女子67公斤级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吴静钰获得金牌,
陈中1995年开始练习跆拳道,1997年入选国家集训队。2000年从北体竞技体校毕业,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1996年至2007年,陈中多次蝉联全国跆拳道比赛冠军,并两获奥运会跆拳道冠军,摘取了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等多项重大比赛的金牌,成就了我国跆拳道运动历史上的第一个“大满冠”。陈中的特点是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头脑灵活,打法简洁实用,是目前这个项目上世界最具实力的选手之一。
罗微(1983年5月23日-),北京人,中国跆拳道运动员。她是个很爱"微笑"的姑娘。 在经历了2007世锦赛失利,无缘参加北京奥运会,艰辛的腿伤治疗等一系列的困苦后,罗微用一枚全运会的金牌向世人宣告:那个永不服输的北京姑娘又回来了,依旧是所向无敌,依旧是面带微笑。
1987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吴静钰,12岁以1.4米的身高开始练习跆拳道,在周围人对于“身高”的质疑声、教练们不屈不挠的鼓励中,经历了多次成功与失败的磨炼,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一鸣惊人,在跆拳道女子47公斤级的决赛中2:1战胜了中华台北名将杨淑君,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国际冠军,也借助赛程优势,为中国跆拳道队拿到了历史上第一枚亚运会金牌。
中国跆拳道健儿历届奥运会,共取得了多少块金牌。
(转载)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23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进行的2008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比赛第二场半决赛进行之前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本在陈中与墨西哥选手埃斯皮诺萨之间进行的半决赛并未按计划的17点15分进行,而是由裁判长宣布了一条令观众心碎的消息,由于1/4决赛输给陈中的英国选手史蒂文森上诉,因此裁判组做出改判,判罚陈中落败无缘金牌战。随后等待进入复活赛的陈中,因为自己负于的对手史蒂文森在半决赛中落败,因此也无缘得以晋级复活赛,最终与奖牌无缘。
英国选手在1/4决赛后提出了上诉,对于刚才陈中那场比赛进行了回放录像的观看,裁判组认为英国选手最后那一次踢头是有效的(将因此得到2分)。之后裁判做出了改判,把半决赛的资格判给了英国的选手。果然,在奥运会官网成绩公报上也随即做出了改动,判罚史蒂文森击败陈中。
事后,独立报以《空前改判助英国人进入半决赛》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实际上,在1/4决赛之后,史蒂文森就借助媒体进行了开炮。“这是公开抢劫了我参加半决赛的资格。关于这项比赛我最痛恨的一件事就是裁判能够像这样控制一个人的生死,他们可以剥夺你的分数,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这不仅仅只是分数,陈中整场比赛消极也只是被警告而已。她只进攻了那么一次,也就是得分的那一次。她是两届奥运会冠军,但她发挥的确没有我好。”愤怒的英国队官员因此在赛后立即提出了上诉,但当时连英国队对翻盘不抱希望,因为按照惯例一般上诉都是对减分进行抗议,对所谓“不存在”的分数提出上诉在内行人看来有些不合规矩。
赛事主管宣布“竞赛监督小组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向所有裁判和监督公开了录像分析,根据世界跆拳道协会64页竞赛规则第二页的其中两段,我们必须要更改比赛结果,我们宣布英国选手是最后胜者。我们对中国观众表示遗憾,但公正总是放在首位的,希望大家理解。”
随后英国跆拳道队的领队加里-霍尔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令人沮丧的一小时,也是非常艰难的一小时。史蒂文森正在尽力集中注意力。对此改判,我们真的非常非常高兴,这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提出了上诉,因为那次是明显踢中面部的一击。这将让我们获得2分。从而以2-1获胜,那样我们就会挺进下一轮。赛事监督接受了上诉并关门做了调查,我们并没有参与那次会议。我们做了必须要做得,但我们信任主管机构、奥运会组织者和中国,更改决定这非常好,是非常正确的。”
这样,在半决赛当中我们将看不到陈中的身影了,这个决定让观众都惊呆。由于半决赛史蒂文森不敌墨西哥的埃斯皮诺萨,因此陈中也失去了参加复活赛的机会,这也意味着陈中三连冠的梦想因为这次史无前例的改判而破碎!(
求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陈中老公的资料?
四枚金牌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陈中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军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罗微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级冠军
陈中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军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吴静钰跆拳道 女子49公斤级冠军
有没有陈忠和李姗训练时的小故事啊?
陈中的“准老公”是山东人,之前也是一名跆拳道运动员,曾经拿过全国冠军,还一度给陈中做过陪练,现在是北体大的一名教练。2002年备战亚运会的一次训练中,陈中的右腿十字韧带撕裂,而两人正是在这养伤的过程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说起“准老公”,陈中乐得合不拢嘴,“我最欣赏他正气、阳刚,当然了,脾气也很好。”陈中表示,自己这些年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他的支持,“我这个年龄才结婚应该算是比较晚的了,但是他一直都很理解我,有的时候我训练不顺心了就会不自觉地发脾气,他一直很包容我,总是鼓励我积极面对,所以我真的很感谢他。”
奥运会结束后由于各种安排很多,目前两人还没有来得及去登记,但是陈中已经买好了婚纱,主教练李大成更是连蜜月地点都帮他们想好了,“李教练邀请我们去夏威夷,但是现在还没定下来”,说起这个,陈中又一脸幸福地笑了。
美丽的模特
在陈中家里,从墙上的相框,到书架上的相册,记者见到的是赛场下的另一个陈中——身着各色盛装,笑意盈盈,优雅娴静,一股挡不住的魅力散发在这个天生丽质的巾帼英雄的如花笑靥里。
褪去武装换红装的陈中真可算是一个美女,1.83米的个头,瘦瘦的身材,往那儿一站,亭亭玉立,细长腿,小蛮腰,再配上一身合体的生活装束,用她爸爸的话,就是:“看我女儿,美得很!”
和所有同龄女孩一样,陈中也很爱美,但平时根本用不着漂亮衣服,她只好买了很多都存起来,一旦逮住机会就好好过把模特瘾。每年春节,国家队里搞活动,陈中就会组织一个精彩的时尚秀,把自己所收藏的漂亮衣服统统拿出来秀一下,才不枉了自己的曼妙身材和满箱子的漂亮衣服。
说起女儿的美丽,爸爸总是最有力的发言者:“每次我去看她,她都要把自己所有好看的衣服一套套换上,从房间出来,还要走上几个标准的猫步,一转身,一回头,手往腰间一搭,真美!”
仗义疏财
陈中从小就喜欢结交朋友,仗义疏财,人缘极好。从幼儿园到现在,不管是老师、同学、教练、陪打、队友,都对陈中很好,父亲分析说,正是因为孩子的朋友多,训练之外没有任何压力,创造了良好的周围环境,训练时就没有负担,很多人都愿意给她当陪练,她的成绩提高得自然很快。就连陈中自己都打趣说:“我人缘好,大家都喜欢我,就算我拿不到好成绩,也没有人怨我,多好!”
早在陈中11岁去北京打全国“苗苗杯”少儿篮球比赛那年,爸妈给了她200元钱让她路上用,懂事的陈中竟然一分钱没有动,自己去逛京城的商店给妈妈买了一套很时髦的衣服。“衣服太好看了!”直到现在,说起那身衣服,妈妈张美还是很兴奋,“这小孩就对人家服务员说我有多高多胖,多大岁数,竟带回来一套特别合身的衣服,我们同事都羡慕得不得了!我可有面子了!”
不光对自己家人,即便和其他朋友在一起吃饭,只要陈中在,她总是抢着第一个付钱,从来不许别人跟她抢。
含泪吃青菜
几乎所有的独生子女都有一个毛病——挑食,小时候的陈中当然也不例外,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面条,不吃饺子皮儿,光吃饺子馅,小身子特别瘦,身体素质也不好。
陈中的爷爷是铁路医院的医生,一再教导孙女要多吃青菜,不能光吃肉,身体才棒。可是,调皮的小陈中就是不听话,始终不肯吃青菜,爸爸陈新生见状,一着急,逮着陈中,在她的小屁股蛋上“啪啪”几下,陈中吓得哇哇大哭,从那以后开始,陈中可算是怕了老爸。
“你都不知道,勉强得很!”妈妈张美提起小时候的陈中就心疼,“那一段儿,我每一顿都要用她专用的小碗给她盛一碗青菜,她爸爸就在一旁盯住她,命令她必须吃完,她怕她爸,只好埋头苦吃,一边吃,一边哭,刚开始几乎每一顿都是含着泪水把青菜吃完的。”后来,妈妈又发现,陈中从来不让给她盛第二碗,说啥也就吃一碗,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妈妈就把第一碗青菜给盛得满满的,“为了尽可能地让女儿多吃青菜,我跟她爸真是用心良苦啊!”
两度买房为女儿
在陈中的成长经历中,父母为了她,曾两度购房,如今再想起来,妈妈就会无限感慨地说,“真是幸运,要是没有当年的第一套房,或许就没有今天的陈中。”
母亲张美曾经是一位篮球运动员,由于小时候的陈中比一般孩子又瘦又高,有些弱不禁风,出于对陈中锻炼身体的考虑,在陈中八九岁的时候,就把陈中送到了焦作市业余体校打篮球,很快,体育悟性很高的陈中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在整个河南省的少儿篮球队,陈中绝对属于拔尖队员!”爸爸自豪地说。11岁那年,陈中作为主力跟随省少儿队参加“苗苗杯”少儿篮球比赛,荣获第四名,启蒙教练代萍夸她“弹跳力好,爆发力强,是一棵篮球的好苗子”。此后,父母就正式萌生了培养女儿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想法。“我们还努力托人,想把陈中送到部队的球队,那样她的发展会更好。”于是,为了前程,小陈中开始了艰辛的体育之旅。
当时,陈中家距离市体校有8公里,还要上小学,每天都要母亲三四趟来回接送。“那时候我工作忙,顾不上接送孩子,都是她妈自己扛下来了。一到冬天,她妈就冻得不行,下雪路滑不敢骑车,就用车推着孩子走,每天几个来回,一次都没有少过。”陈新生看着张美,感慨地对记者说,“她妈每天都冻得手啥都拿不住,直哆嗦,我都心疼得不得了!”
“只要孩子有出息,我受多大苦都不算啥。”张美接过话茬,“那时候总怕耽误孩子训练,家离体校远,一到恶劣天气就老不好过去,我们就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夫妻俩一商量,一狠心,一把拿出省吃俭用苦苦攒下来的辛苦钱,在陈中11岁那年,在体校旁边买了一套房,“以后就方便了,孩子训练也近多了,天天都去,一天没有断过,才会有了更大的机会被发现”。于是不久,就在陈立人去体校挑选跆拳道队员时,小陈中有幸落入了他的法眼。
1995年4月底,负责组建国家第一个跆拳道队伍的陈立人来到焦作体校挑选队员,当他来到篮球场,一眼相中了陈中出众的爆发力和弹跳力。当天结束训练后,小陈中一路跑进家属院大门,就开始大喊:“妈!妈!我进国家队了!是个什么道!”张美一下蒙了,这个什么道,是什么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晚,陈立人把陈中的家长请到了焦作市体育局,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详细讲述了跆拳道国家队的组建目的,并不是像拳击一样可怕,小女孩练习跆拳道既可以强身,又可以防身,还可以为国争光,这时,一家人才放下心来,反正孩子苦练篮球也是为了进国家队,进跆拳道国家队也是一样的,再说教练这么器重,一定会好好培养,将来的出息会更大。当年5月4日,陈中就随队奔赴北京,这一走,就是10年。
10年,一家三口再也没有享受过春节过年的天伦之乐,陈中曾对父亲说:“我的16岁好年华全部献给了跆拳道,别的女孩子可以穿花衣服,可以留长发,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可以天天陪着父母,在妈妈面前撒娇,我都没有,我好想重来一次。”爸爸妈妈听了女儿一番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2000年悉尼奥运之后,为了女儿的心愿,夫妻俩再次倾其所有在北京体育大学附近买了一套房,“虽说女儿训练严格,很少能出来,但是我们住到她身边,心里都踏实了许多,至少可以在她想家的时候随时去看她”。
妈妈一脚踢出奥运冠军
刚进国家队的陈中很不适应,比在焦作体校的训练强度加大了许多,每天重复进行着高强度的拉韧带、万米长跑、举杠铃,尤其是万米跑,你要是跑不完,就是爬也要爬到底!教练陈立人就在旁边“监工”,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跟着她们跑。一些小孩子受不了就回家不干了,13岁的陈中每天给妈妈打电话,狠哭,妈妈在这边也是痛哭不止。“我不放心她,就去了北京,那天,我偷偷地去训练馆看陈中训练,当时一群小孩正在练习踢腿,我发现她每一趟都要偷懒,少踢两下,我一下就急了,啥也不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直接进去一脚把陈中踹地上了!”小陈中刚开始还没有缓过神,一抬头看到是妈妈,顿时放声大哭起来:“妈!你看看我身上,我腿上,我脚上,有好地方没?你还踢我!”说着,女儿掀起自己的衣服,刹那间,妈妈怔住了,只见女儿的小细腿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根本找不出一块儿好皮肤,那双还没有发育完全的脚是新泡摞旧泡,惨不忍睹,瞬间,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
说到这儿,张美的眼泪已是扑簌簌滑落,“当时我那个心疼啊!那可是我13岁的女儿啊!但我没有办法,既然孩子走上了这条路,就是要残酷,要魔鬼训练,我也是运动员出身,我知道每一块金牌后面的泪水和汗水。我也没多说,就告诉女儿,孩子,你要有出息,就要受常人不能受的苦,你一次少踢两下,那一天呢?一年呢?”
从这以后,聪明坚强的陈中再也没有偷懒,一步步踏实地走了过来。爸爸陈新生幽默地说:“她妈这一脚,踢出来一个奥运冠军!”
画画的天分
画画可是陈中的一大天分,曾经在电视台做节目时,还当场挥毫作画送给全国的电视观众,一时传为美谈。但父母却说,孩子从没有任何专业培养,唯一的训练就是小学时的美术课。“女儿很聪明,画画绝对是她的天分。”爸爸骄傲地说。
自从进了国家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陈中就会给家里写信,信纸上一般都会画两幅画,一幅是一张全家福——一团花上面,有三个小人头,两边是爸妈,中间那个小人儿就是她自己,活灵活现。还有一幅画,更让父母触景生情——一个小女孩,孤独地坐在一个大月饼前,两眼泪水一滴一滴落下来。直到现在,妈妈依然把这幅催人泪下的画珍惜地收藏着。“10年了,这期间所有的节日,我们从来没有团聚过,孩子一到春节就坐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大门口,看着其他人收拾行李回家,她就一边打电话一边哭,不过聪明的女儿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倾诉自己全部的思乡情,我们为她骄傲!”
失败的“自由主义”
独生女陈中从小就在父母的监护下成长,家长为了她成才,自然管得比较紧,当她在焦作体校看到一些住校的同学可以无拘无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她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在她12岁的一天,她很正式地向妈妈提出了“自由主义”:“妈妈,我已经12岁了,我这辈子肯定是要走体育这条路了,请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不想在你们身边了!”没想到后来真的离开了家,父母就问她,你终于如愿了吧?调皮的陈中又说:“在家有一个姓陈的管我,结果到了国家队,还是一个姓陈的管我,还一个比一个厉害!唉,我注定了要被管到底啊!”